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物”之呈现、聚集与诚明--基于阳明心学的考察 收藏

“物”之呈现、聚集与诚明--基于阳明心学的考察

The Manifestation,Aggregation,and Sincere Clarity of Things:An Approach Based on Wang Yangming’s Learning of Mind

作     者:龚晓康 Wang Xiaonong Gong Xiaokang

作者机构:贵州大学哲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贵州大学中国共产党人“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t Ludong University 

出 版 物:《孔学堂》 (Confucian Academy)

年 卷 期:2022年第9卷第3期

页      面:73-82,I0067-I0080页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2[哲学-中国哲学] 

基  金: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阳明学知识论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21BZX068)阶段性成果 

主  题:阳明心学 心外无物 格物 

摘      要:学界依王阳明“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谓之物等说,形成了意义论、价值论、感应论等观点,而对阳明“身心意知物是一件之说则甚少留意。“身心意知物是一件表明,“物为心、知、意、身之聚集,并构成了源初的存在场域:本心之感应而有良知之明觉,良知之明觉而有意识之发动,意识之发动而有事物之呈现,事物之呈现而有身体之感触。这种身—心—意—知—物所共同构成的源初场域,即是物之“自体;经由意识之对象化而为身体所感触者,则为物之“现象。而基于主体间性的作用,“物也具有客观实在性。但是,意识在自我象化的同时往往存在着小我的执着,遂使身—心—意—知—物的源初场域破裂,“物成为外在于人的存在者,而人亦为外物所役使。故而,格物的重点在于诚明工夫,物来顺应而不为物所役,最终回归源初的存在场域。究言之,阳明所论之“格物,超越了单纯的事物认知而成为道德的工夫,“不诚无物说也就获得了存有论的阐明。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