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川西北高原藏区贫困化地域分异机制研究 收藏

川西北高原藏区贫困化地域分异机制研究

STUDY ON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MECHANISM OF POVERTY IN TIBETAN PLATEAU OF NORTHWEST SICHUAN

作     者:景勇 左玲丽 陶帅 向珈瑶 彭文甫 Jing Yong;Zuo Lingli;Tao Shuai;Xiang Jiayao;Peng Wenfu

作者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成都610068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8 

出 版 物:《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年 卷 期:2022年第43卷第8期

页      面:149-16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川西北高原藏区平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精准扶贫创新对策”(17YJA850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LUCC扰动影响的成都平原土地生态安全维持机理”(41371125)。 

主  题:农村贫困化 地域分异 地理探测器 岷江上游 

摘      要:[目的]川西北高原藏区是贫困人口聚集区和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开展贫困化地域分异机制研究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然而对贫困化地域分异机制仍然难以准确理解。[方法]文章应用地理探测器、空间自相关和GIS空间分析等模型,探究川西北高原藏区贫困化分异的主导因素,揭示影响因素对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和贫困发生率变化的交互影响,确定影响贫困变化的各主要因子适宜特征。[结果](1)农村贫困化的空间分布存在三大热点区域和三小热点区域;高—高聚集(HH)、低—低聚集(LL)、低—高聚集(LH)异常值区域。(2) GDP密度、年降水量、湿润指数、人均耕地、人口密度、总辐射等6个因子是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的主导因子。(3)农村贫困化分异机制差异显著,存在自然制约型、交通制约型、经济制约型和社会制约型等4种类型。(4)各因子之间呈相互增强和非线性增强关系,两种因子的交互作用增强单因子对贫困化的影响,研究揭示的影响贫困发生率各主要因子最适宜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维度因素对贫困发生率影响及其驱动机制,为巩固扶贫成果提供参考依据。[结论]川西北高原藏区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进入后扶贫时代,应当对热点地区、主导因素和不同类型贫困村进行精准施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农牧业和旅游业,构建多种产业模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