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拼装理论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收藏

拼装理论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The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assemblage theory in human geography research

作     者:蔡晓梅 曹婧 刘俊 CAI Xiaomei;CAO Jing;LIU Jun

作者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广州510631 华南师范大学文化空间与社会行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31 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广州510631 华南师范大学研学旅行与休闲教育研究中心广州510631 

出 版 物:《地理学报》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2年第77卷第10期

页      面:2633-264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60201[历史学-历史地理学] 06[历史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191,42071189,42101232) 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2022WSYS004)。 

主  题:拼装理论 后关系本体论 流动性 异质性 生成性 根茎 

摘      要:在法国“五月风潮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拼装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提出了以根茎思维为基础的动态生成哲学观,批判地揭露了现有研究以网络结构为主,忽视空间拓扑的局限,为人文地理学开辟了新的知识空间。一方面,拼装理论在“空间生产理论“异托邦和“第三空间等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异质生成空间,强调属性不同的元素互动的同时,更关注时空不断生成、变化的逻辑;另一方面,拼装理论重构了关系,强调“客体的能动性和“外部联系,生成“后关系本体论,承认所有事物都是通过关系进行拼装的。随着拼装理论在人文地理领域的运用,现有的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政治拼装与流动性、城市拼装与批判城市化、日常生活拼装与非人的能动性,以及与行动者网络理论、复杂性理论的比较研究。为了阐述拼装理论的内涵,增强理论的应用性,本文以案例的形式详细解析了边界拼装蕴含的拼装逻辑。此外,基于拼装理论为人文地理学注入的过程逻辑与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理念,以及该理论特征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耦合性,期望国内地理学者能批判地运用拼装理论解释中国情境,以便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发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