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巧家县鼠疫疫源地调查及流行风险分析
Investigation on plague foci and epidemic risk analysis in Qiaojia County,Yunnan作者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云南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鼠疫防治研究中心云南大理671000 昭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昭通657000 巧家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巧家654600 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云南大理671000
出 版 物:《中国热带医学》 (China Tropical Medicine)
年 卷 期:2022年第22卷第10期
页 面:899-903页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401[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660554) 徐建国院士工作站(No.2018ICI155) 云南省高校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科技创新团队,大理大学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创新团队(No.ZKPY2019201)
摘 要:目的对金沙江流域云南省巧家县开展鼠疫疫源地调查,了解鼠疫宿主媒介组成及动物间鼠疫流行情况,探讨鼠疫发生和流行风险,为该地区鼠疫监测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巧家县辖区选取7个乡镇为调查范围,采用笼夜法和夹线法调查小型兽类及其体表寄生蚤,采集宿主动物脏器、血清及其体表寄生蚤样本,同时现场采集鼠疫指示动物血清,对采集到的宿主动物脏器和蚤样本进行鼠疫菌培养检测,采用间接血凝实验(IHA)对宿主动物和指示动物血清样本进行鼠疫F1抗体检测。结果共捕获小型兽类(小兽)3目6科12属23种525只,农耕区优势种群为齐氏姬鼠(31.05%)、北社鼠(13.90%)和微尾鼩(11.43%),居民区优势种群为褐家鼠(66.67%)和黄胸鼠(20.00%);农耕区和居民区鼠密度分别为20.98%和1.00%。捡获小兽体外寄生蚤5科13属15种277匹,优势种群为偏远古蚤(22.02%)、特新蚤指名亚种(20.58%)、迪庆额蚤(18.77%)和方叶栉眼蚤(11.55%),鼠体蚤指数为0.53。采集全部鼠类脏器和蚤类样本均未分离到鼠疫菌。采集犬血清167份和鼠血清15份,IHA检测鼠疫F1抗体均为阴性。结论巧家县有鼠疫主要宿主和主要媒介分布,鼠密度较高,鼠体蚤指数较低。鼠疫宿主动物、媒介蚤类和指示动物均未检测出阳性,可认为近期该地区鼠疫发生和流行的风险不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该地区鼠疫等鼠传疾病的监测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