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产业集群视角下广州开发区的科创转型与空间响应 收藏

产业集群视角下广州开发区的科创转型与空间响应

Transition of Scientific-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nd Spatial Responses of Guangzhou Development Zo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

作     者:袁奇峰 李刚 薛燕府 YUAN Qifeng;LI Gang;XUE Yanfu

作者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出 版 物:《城市规划学刊》 (Urban Planning Forum)

年 卷 期:2022年第4期

页      面:95-10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8[工学] 081303[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813[工学-建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创新网络演化视角的城市创新空间绩效评估与规划技术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创新型科技园区为例”(项目编号:51878284) 

主  题:广州开发区 科技创新 产业集群 马歇尔产业集群 开发区转型 

摘      要:开发区一直是国家推动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特区,其初衷是成为引进国外资本和技术的平台,二次创业后被赋予推动本土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使命与职能。与招商引资不同,以人才为中心的内生型集群是开发区科技创新的基础。以广州开发区为例,发现其自二次创业以来摸索出了一条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及再孵化的科技创新路径,已经形成了一个马歇尔式创新产业集群。“政府搭台、市场唱戏,广州开发区依托广州科学城,以扶持留学人员、中心城区体制内科研人才创业为起点,通过公共财政营造创新创业政策高地、成本洼地,在此基础上让市场发挥作用,演化形成集群化的本地创新生态,又进一步促进和吸引了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此创新创业。反映在空间上,产业园区向创新城区转型,伴随的是区位、配套和环境的跃升、“孵化载体集群的形成,分别构成了集聚人才创新创业的宏观空间基础、微观空间承载。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