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山”关系状态识别的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实现路径研究
Realization Paths of Eco-Civilization i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Based on‘Two Mountains’Relationship Status Identification作者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中心北京100012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237 山东大学黄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中心山东青岛266237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出 版 物:《环境科学研究》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2年第35卷第10期
页 面:2348-235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6[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基 金: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No.2019-ZD-8-04)
摘 要: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14年,国家提出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近年来,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持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深入探讨长江经济带城市“两山关系和生态文明实现路径,本文以2015年和2019年我国生态文明数据为基础,从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关系出发,通过四象限模型提出了“和谐共生“绿色贫困“拮抗发展“金色污染4种“两山关系状态.研究表明,“和谐共生和“绿色贫困是目前长江经济带城市“两山主导的关系状态,2015—2019年“和谐共生状态不断增加,“拮抗发展状态明显减少;从产业发展路径角度看,全面均衡发展型是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实现中最有效的路径,绿色创新驱动型、绿色转型升级型和生态价值实现型均发挥着相同程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