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早期工业建设者的身份建构
作者机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出 版 物:《贵州社会科学》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2年第391卷第7期
页 面:112-11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中国工业建设亲历者的集体记忆与社会认同研究”(21BSH025) 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基金“卓越研究计划”之“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
摘 要:新中国工业建设早期,老一辈建设者们以忘我的工作热情、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新中国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工人作为一种“身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工人阶级的定位、国家建设的需要、相关领域的制度安排都有着重要关联。国家通过主观意义感的赋予和诸多客观条件的配套和支撑,确立了工业建设者群体“国家主人翁的地位,大大提升了群体的认同感和满足感,最终实现了对“工人即工业建设者身份的建构,并且经由“二代完成了身份的传承。梳理和研究这一“身份的建构和传承过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为今天开展组织动员工作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工业建设者身份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也应铭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