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机制及预测的研究进展 收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机制及预测的研究进展

作     者:丁晓航 高铭鑫 于洋 

作者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脏外科100029 

出 版 物:《心肺血管病杂志》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Diseases)

年 卷 期:2022年第41卷第8期

页      面:942-946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214222) 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重点项目(KZ202010025044)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重点攻关项目(首发2020-1-20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770343) 

主  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围术期心肌梗死 预测手段 

摘      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和3支病变的有效手段,实现完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是手术的优势和关键所在[1]。而围术期心肌梗死(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infraction,PMI)不仅增加了围术期死亡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增加了中远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和桥血管再狭窄的发生[2-3]。尽管CABG手术方式日趋成熟和标准化,但PMI的发生率高达5%~30%[4],对于日益增多的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PMI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更高[5],且患者中远期预后也不理想[6]。因此,有效降低PMI的发生重在预防。本文对近年来关于CABG术后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机制及预测手段作简要综述。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