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自我与他者:教育理解何以可能——基于胡塞尔到列维纳斯的现象学... 收藏

自我与他者:教育理解何以可能——基于胡塞尔到列维纳斯的现象学伦理转向分析

The Self and The Other,How can Educational Understanding is Possible: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Phenomenological Ethical Turn from Husserl to Levinas

作     者:杜薇 DU Wei

作者机构:湖南师范大学乡村教育研究中心长沙410081 

出 版 物:《大学教育科学》 (University Education Science)

年 卷 期:2022年第4期

页      面:37-4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01[教育学-教育学原理] 

主  题:教育理解 自我 列维纳斯 他者 伦理转向 

摘      要:教育理解作为一种意义探究和共享的活动,既体现为智识,又蕴含着德性。教育理解的正确性以及深度和广度直接关涉着教育的有效性,甚至教育质量的高低。但在近代西方哲学“自我中心和“理性至上主旋律影响下产生的“主体性教育,过分强调主体的发展以及主体权利和自由的获得。这种教育思想笼罩下的教育理解呈现出自我对他者的忽视和宰制,对他者的忽视或宰制又导致了教育文本理解和教育人际理解中的双重困境。而自我视域下的教育理解机制恰恰就是自我通过主体精神运作活动对他者占有和同一化的过程。幸而现象学伦理转向为这种困境的突破提供了哲学依据和理论参考,根据伦理转向后列维纳斯的他者性理论,他者具有异质性和外在性以及无限的可能性,这是一种绝对的、不能被自我同一和还原的他者。所以在教育理解过程中自我要倾听他者的生命表达、与他者进行深入对话、促使“为他性的个体生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突破自我中心的主体性困境,才能促成有效理解的发生,使得真正的教育理解得以可能。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