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时序InSAR郑州地铁沿线地面沉降分析 收藏

时序InSAR郑州地铁沿线地面沉降分析

Analysis of ground subsidence along Zhengzhou metro based on time series InSAR

作     者:叶勇超 闫超德 罗先学 张瑞峰 袁观杰 YE Yongchao;YAN Chaode;LUO Xianxue;ZHANG Ruifeng;YUAN Guanjie

作者机构: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州450001 郑州大学黄河生态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院郑州450001 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450052 

出 版 物:《遥感学报》 (NATIONAL REMOTE SENSING BULLETIN)

年 卷 期:2022年第26卷第7期

页      面:1342-135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1802[工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81602[工学-摄影测量与遥感] 0816[工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0814[工学-土木工程] 082301[工学-道路与铁道工程] 0823[工学-交通运输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671455)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编号:2021-149-1) 

主  题:郑州地铁 地面沉降 PS-InSAR LSTM 预测分析 

摘      要:针对郑州市地铁网络缺少长时间序列的地面沉降研究,本文基于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S-InSAR(Persistent Scatterers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生成的长周期地面沉降数据分析了郑州市地铁沿线地面沉降的时空特征,并通过反距离内插等距化处理,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模型对典型地铁站点地面沉降进行了预测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间上,沉降路段主要集中在1号线和5号线的东段,最大沉降速率超过20 mm/a,且1号线沿线不均匀形变较为突出;时间上,不同区域PS点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有较大不同,沉降槽中心处沉降呈逐年扩大趋势。实验表明LSTM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发现1号线市体育中心站南边河南省档案馆新馆北侧未来两年里仍将以大约0.5 mm/月的速率继续沉降,有必要对该站及其附近继续监测。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