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结构变迁和自主抉择:关联视角下的近代中国社会(1901—19... 收藏

结构变迁和自主抉择:关联视角下的近代中国社会(1901—1919)

Structural Change and Independent Choice: Modern Chinese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1901-1919)

作     者:姜利标 Jiang Libiao

作者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 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 

出 版 物:《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Fujian Tribune)

年 卷 期:2022年第06卷第6期

页      面:178-18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03[法学-社会学] 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3[法学] 030301[法学-社会学] 

基  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第65批面上资助项目“话语生产视角下中国社会学的反思性实践研究”(2019M225136) 

主  题:结构重塑 独立主体 情境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 

摘      要:如何认识清末民初时期的近代中国社会结构以及个体行为抉择的变迁,成为中国社会学学科发展所无法绕过的时代学术性议题。实际上“,中国传统社会的超稳定秩序格局自1840年以降,就开始面临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结构性要素的剧烈冲击,进而致使近代尤其清末民初时期的社会形态特质得以呈现出来,其具体表现在“个体私人关系的弱化、个体法律地位的确立以及社会权力的再分配三个层面上。社会结构体制的变革,不仅给当时社会里的个体自我独立性带来积极性影响,而且还给他们日常生活带来情境认知的矛盾性张力。这也意味着,清末民初时期社会个体面向社会情境时,需要处理好日常生活的权益和责任两大原则性问题。因此,从个体与社会抑或行动与结构之间的二元共存关系,从具体关联的结构情境以及行动抉择的二重性纠缠视角出发,中国社会学或许可以寻找到知识生产的新突破口。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