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迭球螋成虫对棉蚜的捕食作用 收藏

迭球螋成虫对棉蚜的捕食作用

Predation of Aphisgossypiiby Forficula vicaria adult

作     者:刘萍 沈平 吴建华 朱惠英 杨学毅 常承秀 张永强 Liu Ping;Shen Ping;Wu Jianhua;Zhu Huiying;Yang Xueyi;Chang Chengxiu;Zhang Yongqiang

作者机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临夏731100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学校临夏731100 

出 版 物:《植物保护》 (Plant Protection)

年 卷 期:2014年第40卷第5期

页      面:70-7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基  金:甘肃省临夏州科技计划项目(2010-L-3-04) 

主  题:迭球螋 棉蚜 功能反应 寻找效应 

摘      要:在室内测定迭球螋(Forficula vicaria Semenov)成虫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迭球螋对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1959)型模型,拟合的圆盘方程为Na=0.993 6 Nt/(1+0.004 1 Nt);根据汪世泽等(1988)提出的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新模型Na=a·exp(-bN-1t)拟合,求得日均最大捕食量176.9头,最佳寻找密度92头;利用Holling(1959)寻找效应与猎物密度关系公式E=a/(1+aThNt),结果表明寻找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利用Hassell(1969)模型E=QP-m和Beddington(1975)模型E=aT/[1+btw(P-1)]对寻找效应与迭球螋成虫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拟合方程分别为:E=0.631 8 P-1.369 3和E=0.738 4/(2.266 8 P-1.266 8),Beddington模型更好地反映了寻找效应与迭球螋密度之间的关系;寻找效应与迭球螋密度和棉蚜密度之间的关系用Beddington(1975)模型E=a/[1+aThNa+btW(P-1)]进行描述,拟合方程:E=0.738 4/(2.266 8 P+0.004 04 Na-1.266 8),寻找效应随迭球螋密度和猎物棉蚜密度的增大而下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