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分层核磁测试新技术的未冻水变化规律研究——以砂土冻融过程... 收藏

基于分层核磁测试新技术的未冻水变化规律研究——以砂土冻融过程为例

Study on the variation law of unfrozen water based on the new technology of layered nuclear magnetic testing:taking the freezing and thawing process of sand as an example

作     者:韩大伟 杨成松 张莲海 石亚军 尚飞 HAN Dawei;YANG Chengsong;ZHANG Lianhai;SHI Yajun;SHANG Fei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 版 物:《冰川冻土》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年 卷 期:2022年第44卷第2期

页      面:667-68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8[工学] 081401[工学-岩土工程] 0705[理学-地理学] 070501[理学-自然地理学] 0814[工学-土木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07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041)资助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项目(SKLFSE-ZT-202107)。 

主  题:未冻水含量 T 分布曲线 吸附水 毛细水 水分迁移 

摘      要:土体冻融过程中的未冻水动态变化与冰-水相变过程密切相关,是冻融过程中非饱和土研究的重要基础。利用在线控温以及分层扫描的核磁共振新技术直观测试冻融过程中非饱和砂土的未冻水含量。结合T_(2)分布曲线(曲线上不同的T;值对应着孔隙水类别特性,曲线下方的面积对应试样水分含量)在冻融过程中的峰值大小和峰面积数据反演土体中含水量的大小与赋存的位置,而曲线的峰形态以及弛豫范围(各峰起始值以及终止值)等信息反演不同类型水分(吸附水与毛细水)以及土体结构的分布。在处理试验结果时,首先依据测试得到的冻结温度划分试样冻结区与未冻区。冻结区与未冻区未冻水含量及其孔隙变化差异明显,究其原因是冰水相变与水分迁移。在土样冻结区域冰水相变占主导地位,水分主要由未冻区向冻结锋面附近的e、f层迁移。首先以中大孔隙中毛细水迁移为主,其次以小孔隙中的吸附水迁移为辅。依据水相变成冰体积增大和孔隙体积占比数据分析可知,冻结区微小孔隙会在冻结过程中连通形成中大孔隙;而在未冻区水分迁移占主导地位。未冻区受固结作用中大孔隙压缩形成为小孔隙。试验过程中冻结锋面附近的e、f层孔隙变化最为剧烈。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