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长江经济带文化资源分布态势及归因——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 收藏

长江经济带文化资源分布态势及归因——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例

Distribution Situation and Attribu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A Case Study on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作     者:李畅 Li Chang

作者机构: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苏州215011 

出 版 物:《南京社会科学》 (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2年第7期

页      面:163-17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03[法学-社会学] 03[法学] 

基  金:江苏省社科基金“长江文化研究”专项项目“长江文化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研究”(21CJB006)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长江经济带 文化资源 时空分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空间地理分析 

摘      要:长江经济带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核心区域,文化资源富集,极具研究价值。本文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称“国保单位)为载体,采用空间地理分析方法,探析长江经济带国保单位的分布差异及归因。研究发现:在时间态势上,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国保单位呈现出“七起六伏的数量变化,其分布重心的迁移距离亦有变化;在空间态势上,国保单位沿长江水系呈“东密西疏的鱼骨状分布,并亲水聚集;在类型特征上,国保单位的类型分布具有集中化的结构特征,其中古建筑占据数量优势;在归因解释方面,自然环境的水系指标、社会环境的文化指标对国保单位的分布差异具有高解释力。在此基础上,提出集群发展、固本强基和数字集成的策略,旨在为长江经济带国保单位的保护及传承提供学理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