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战时舆论场与“艺术真实”——以《华商报晚刊》副刊《新美术》为... 收藏

战时舆论场与“艺术真实”——以《华商报晚刊》副刊《新美术》为中心

The Field of Public Opinion in Wartime and the “Artistic Reality”:Centering on the Supplement New Fine Arts of China Business Evening Daily

作     者:黄梓欣 Huang Zixin

作者机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出 版 物:《文艺理论与批评》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年 卷 期:2022年第3期

页      面:174-19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302[文学-传播学] 13[艺术学] 03[法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5[文学]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6[历史学] 1304[艺术学-美术学] 0302[法学-政治学] 060205[历史学-中国近代史]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0602[历史学-中国史] 

基  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一流学科项目“新媒介史视野中的中国近现代图像传播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 

主  题:艺术真实 新美术运动 漫画家 素描研究班 战时艺术传播 

摘      要:1941年以漫画界为主体的现代艺术家主导刊行了香港《华商报晚刊》的文艺副刊《新美术》。这批现代艺术家围绕着何谓“艺术真实—即什么样的艺术实践才具有现实针对性与真实性—展开积极的讨论。在《新美术》中,擅长夸张变形创作手法的漫画家表现出对素描、速写训练的强烈兴趣,是此时一大亮点。作为留港漫画家主导的舆论平台,《新美术》体现出既趋向革命进步观念但又对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呈现出包容力的复杂格局。可以说,这是作为一个活跃在重庆、延安等地之外的民间组织—漫画界为主体的现代艺术家对战时艺术实践进行充分反思和重新规划的一次集体行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