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丧失的主体性:对当代贫弱群体知识建构的反思 收藏

丧失的主体性:对当代贫弱群体知识建构的反思

The Loss of Subjectivity: The Reflection of Contemporary Knowledge Construction of the Vulnerable Groups

作     者:陈雯 CHEN Wen

作者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湖北武汉430079 

出 版 物:《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12年第26卷第5期

页      面:106-11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03[法学-社会学] 03[法学] 030303[法学-人类学] 

基  金: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CSH004) 

主  题:贫弱群体 结构 能动性 

摘      要:当前针对如何解决贫弱群体生活现状问题的研究主要可以从结构和人文两个方面出发。具有结构倾向的学者崇尚制度与规划,追求结构的完善,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寄希望于政府、制度改良。在这种方案中贫弱群体被彻底的妖魔化。相应地,以人文立场出发的研究,其病态文化的定位和行动无能力的论调又将贫弱群体蠢钝化,从而使得精英博得上位,成为学者眼中代替国家进行改良的主体。反思这些研究人认为,无论哪种视角都忽略了贫弱群体的主体地位与能动性潜力,使贫弱群体成为完全顺从他人的受动者。笔者回答上述问题,针对如何改善贫弱群体生活的问题,我国应当从贫弱群体自身出发,将贫弱群体回归问题的核心主体地位,鼓励自下而上地进行福利制度建设。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