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胁迫下发草(Deschampsia caespitosa)叶片脯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变化
Analyses of proline accumulation and metabolism in the leaves of Deschampsia caespitosa under drought and waterlogging stress作者机构: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省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08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西宁810008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2年第42卷第9期
页 面:3546-355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基 金: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SQ2019QZKK220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1903) 青海省科技厅项目(2020-ZJ-Y40) 校级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KJQN2021003)
摘 要:以发草(Deschampsia caespitosa)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模拟水分胁迫,研究重度干旱、中度干旱、轻度干旱、植物正常需水量(对照)、轻度水涝、中度水涝、重度水涝处理下发草叶片脯氨酸(Pro)积累状况及其代谢途径中底物、中间产物和关键酶的动态变化,以期从脯氨酸代谢途径对发草抗旱/涝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干旱和水涝胁迫前期发草叶片Pro含量显著升高,谷氨酸(Glu)和鸟氨酸(Orn)含量显著下降,Δ^(1)-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P5CS)活性、鸟氨酸转氨酶(δ-OAT)活性、Δ^(1)-吡咯琳-5-羧酸还原酶(P5CR)活性均显著增强,而脯氨酸脱氢酶(ProDH)活性显著降低,表明干旱和水涝胁迫前期发草叶片通过脯氨酸合成代谢的加强和分解代谢的抑制共同积累脯氨酸,以缓解干旱和水涝胁迫产生的危害,Glu途径和Orn途径协同作用于叶片脯氨酸合成代谢过程。中度、轻度干旱和轻度水涝处理21 d后Pro含量趋于稳定,持续21 d的重度干旱处理和持续28 d的重度水涝处理时发草死亡,共同显示了发草对水涝和干旱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结论为高寒沼泽湿地旱涝“共耐性植物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利用发草开展退化高寒沼泽湿地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