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珠江三角洲河网流量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收藏

珠江三角洲河网流量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Discharg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Network Area

作     者:黄畅 王永红 杨清书 刘锋 Huang Chang;Wang Yonghong;Yang Qingshu;Liu Feng

作者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 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广东珠海519082 

出 版 物:《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eriodic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年 卷 期:2022年第52卷第5期

页      面:97-10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802[工学-农业水土工程]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基  金: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6YFC04026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6054,41176039)资助 

主  题:珠江三角洲河网 流量 时空变化 洪枯季 

摘      要:珠江三角洲河网形势复杂,水沙分配变化多样。本文研究珠江三角洲河网间隔近20年(1999—2017)的16站位的同步洪枯季径流分配格局变化和原因,为防洪减灾、航道输运等河口工程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采用洪季(1999年7月、2017年7月)与枯季(2001年2月、2016年12月)珠江河网16个重点测站同步径流量观测数据进行流量分配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洪季河网上游流量约为30 000 m^(3)/s,是20年前的0.92倍,主要受降雨量减少的影响;枯季珠江河网上游流量为7 500 m^(3)/s,是20年前的2.3倍,主要是由于上游水库建设,对洪枯季入网流量进行调节的结果。1999—2017年马口站分流比变化不显著,但呈现增长趋势(洪、枯季分别增长2%、7%),主要由于1999年后西江河道下切更为严重造成,但仍小于20世纪90年代以前。20年来洪、枯季流量最大的三个入海通道一直为磨刀门、虎门和洪奇沥。对于整个河网来说,马口、三水以及其他各分汊节点分流比虽有所改变,但相对稳定,入海通道也保持不变,说明珠江三角洲近20年来保持径流分配以及入海通道流量的相对稳定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