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马克思:从他性交往异化到劳动异化--《穆勒笔记》再研究 收藏

马克思:从他性交往异化到劳动异化--《穆勒笔记》再研究

Marx:from Communication Alienation to Labor Alienation--A Further Study of Muller’s Notes

作     者:张一兵 ZHANG Yi-bing

作者机构: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23 

出 版 物:《河北学刊》 (Hebei Academic Journal)

年 卷 期:2022年第42卷第3期

页      面:42-5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01[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哲学-哲学] 

基  金:2018年度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数字化马藏工程”(18JJD710003)。 

主  题:马克思 《穆勒笔记》 交往异化 劳动异化 

摘      要:青年马克思最初跳出经济学语境的哲学话语,缘起于认同赫斯的他性交往异化构式,但他指认交换媒介的货币是人的社会共同本质的异化,这是马克思全部思想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完整的异化构式。这也是一个从赫斯交往异化构式中逐步摆脱出来的过渡性异化构式。马克思意识到,基于资产阶级社会等于交换和贸易的抽象的交往/共同社会本质异化批判构式,却与国民经济学一样,恰恰模糊了资本家与工人的真实关系。当时已经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的青年马克思不得不想的问题是,工人与资本家都是交往类本质异化中的商业领域中的“小贩吗?所以,他必须将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焦点重新聚焦到与资本家对立的工人身上。这就需要从含混的市民—商业交换(流通领域)/交往的主体际关系转换到工人—劳动(生产领域),于是,源自赫斯的交往异化构式的他性社会联系的异化构式就走向马克思自己的劳动异化批判构式I理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