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疏浚对洱海西沙坪湾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Effects of Dredging on Zoobenthos Community Structure in West Shaping Bay,Erhai Lake作者机构: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云南大理671000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云南大理671006
出 版 物:《水生态学杂志》 (Journal of Hydroecology)
年 卷 期:2022年第43卷第2期
页 面:77-85页
核心收录:
基 金:大理市罗时江入湖河口环保疏浚一期工程监测评估及研究示范项目
摘 要:研究环保疏浚对富营养化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探究湖泊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在西沙坪湾从南到北中心水域设5个样点,其中疏浚区3个,未疏浚区2个。从2016年6月开始,水质每月调查一次;底栖动物样品于底泥疏浚前、疏浚中、疏浚后共采集5次。对比分析沙坪湾底泥疏浚前后、疏浚区与未疏浚区的水质指标、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指数。研究发现:底泥疏浚前,疏浚区与未疏浚区采集到的底栖动物仅有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苏氏尾鰓蚓(Branchiura sowerbyi)和摇蚊属一种(Chironomus sp.)3种。在底泥疏浚过程中,疏浚区的底栖动物种类仅有4种,而未疏浚区的底栖动物已出现8种;疏浚结束后,与疏浚前和疏浚中相比,疏浚区的底栖动物种类明显增加,且种类多于未疏浚区。底泥疏浚前,疏浚区底栖动物生物量为0.73 g/m^(2),密度为560个/m^(2);疏浚结束后,疏浚区底栖动物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13.07 g/m^(2)、1827个/m^(2),均高于疏浚前和疏浚中,且高于未疏浚区。此外,疏浚区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分别由0.187、0.380增加到0.325、0.688,疏浚后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疏浚前。RDA分析结果表明,硝态氮、铵态氮和溶解氧是影响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硝态氮、铵态氮与摇蚊属一种(Chironomus sp.)、湖球蚬(Sphaerium lacustre)呈显著负相关;溶解氧与前突摇蚊属一种(Procladius sp.)呈显著正相关。实施环保疏浚工程能改善洱海湖湾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并促进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