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Ni(110)-p2mg(2×1)-CO表面的几何结构和电子... 收藏

Ni(110)-p2mg(2×1)-CO表面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态

Geometric Structures and Electronic States of Ni(110)-p2mg(2×1)-CO Surface

作     者:赵新新 陶向明 宓一鸣 陈戍 谭明秋 ZHAO Xin-Xin;TAO Xiang-Ming;MI Yi-Ming;CHEN Shu;TAN Ming-Qiu

作者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基础教学学院上海201620 浙江大学物理系杭州310027 

出 版 物:《物理化学学报》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年 卷 期:2009年第25卷第11期

页      面:2305-231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704[工学-应用化学] 07[理学] 070304[理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703[理学-化学] 

基  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06XPYQ43)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0804278)资助~~ 

主  题:密度泛函理论 Ni(110)-p2mg(2×1)-CO 吸附能 分子振动 态密度 

摘      要: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总能计算研究了Ni(110)-p2mg(2×1)-CO表面的原子结构和电子态.计算结果表明:CO分子吸附于该表面的短桥位附近,分子吸附能为1.753eV,CO分子的键长dC—O为0.117nm,分子与表面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0.0°,碳原子和短桥位中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0.9°;吸附的CO分子内原子间的伸缩振动频率为1876和1803cm-1.态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吸附作用主要来自CO分子π、σ轨道与衬底d轨道间的杂化作用.CO分子σ轨道和衬底表面镍原子dxz轨道杂化形成的表面电子态主要位于费米能以下-10.4至-8.8eV和-7.4至-5.1eV范围内.σ和dxz轨道间的杂化作用可能是形成p2mg表面对称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