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胃癌No.11p后方淋巴结转移清扫的临床意义 收藏

胃癌No.11p后方淋巴结转移清扫的临床意义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No.11p posterior lymph nodes dissection in gastric cancer surgery

作     者:张子祺 张维汉 龙鑫垚 于天航 梅嘉鑫 刘凯 陈小龙 赵林勇 杨昆 胡建昆 Zhang Ziqi;Zhang Weihan;Long Xinyao;Yu Tianhang;Mei Jiaxin;Liu Kai;Chen Xiaolong;Zhao Linyong;Yang Kun;Hu Jiankun

作者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胃癌研究室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成都610041 

出 版 物:《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年 卷 期:2022年第25卷第4期

页      面:342-34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课题(2020YJ0212、2021YJ0475、2021YFS0111) 华西医院学科卓越发展1.3.5工程(ZYJC21006)。 

主  题:胃肿瘤 淋巴结 转移 脾动脉 脾静脉 

摘      要:目的分析No.11p后方淋巴结转移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 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癌数据库中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行No.11p后方淋巴结清扫的胃癌病例。纳入标准:(1)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胃腺癌;(2)胃癌根治术并行No.11p后方淋巴结清扫;(3)患者手术均接受同一外科治疗团队完成;(4)术前无其他恶性肿瘤病史, 未合并其他肿瘤。排除残胃癌、既往行胃部手术和接受过术前化疗以及临床病理资料缺失的患者。在本组患者的手术中, 要求助手向外翻转胰腺上缘, 显露胰腺上缘与脾血管区域, 脉络化脾动脉近段, 清扫该脾动脉前壁与上壁的淋巴脂肪组织, 完成No.11p淋巴结清扫。对于脾动脉后方与脾静脉间区域合并有增大淋巴结者, 术中予以游离合并清扫, 并予以钛夹标记, 标本离体后标记为No.11p后方淋巴结, 单独送病理检查。使用R软件, 分析No.11p后方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结局。结果共纳入127例行No.11p后方淋巴结清扫病例, 其中120例No.11p后方淋巴结未转移(No.11p后方淋巴结阴性组), 7例合并No.11p后方淋巴结转移(No.11p后方淋巴结阳性组), 共检出8枚No.11p后方转移淋巴结, 其转移率与转移度分别为5.5%(7/127)与6.8%(8/117);在T3~4期肿瘤中, No.11p后方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分别为9.0%(7/78)与10.7%(8/75)。与No.11p后方淋巴结阴性组相比, No.11p后方淋巴结阳性组有更大的肿瘤最大径(P=0.002), BorrmannⅢ及Ⅳ型肿瘤比例更高(P=0.005), 转移淋巴结更多(P0.001), 肿瘤分期更晚(T分期:P=0.043;N分期:P=0.004;TNM分期:P=0.015)。在生存分析中, 矫正肿瘤TNM分期后, No.11p后方淋巴结阳性组患者预后显著差于阴性组(HR=3.009, 95%CI:1.824~4.964, P0.001)。结论胃癌No.11p后方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更差。对于T3~4期进展期胃癌病例, 在胃癌手术过程中应重视No.11p后方淋巴结的清扫。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