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塞擦音感知和发声互动研究
An interactional study of Chinese affricates’ perception and production as a second language作者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200086
出 版 物:《外国语言文学》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年 卷 期:2022年第39卷第2期
页 面:22-37,133,134页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303[法学-社会学] 050102[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法学] 030303[法学-人类学] 05[文学]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21114012)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峰学科语言学方向建设项目
摘 要:当前研究比对汉语控制组考察了不同汉语熟练度的英语本族语者对汉语塞擦音[ts]、[tsh]、[t■]、[t■h]、[t■]、[t■h]的感知和发音情况。结果发现,两个学习组在识别任务中逊于母语组,识别准确性因塞擦音是否送气和发音位置而异,齿音在两项感知任务中构成了最大的困难;但两小组间未呈现显著差异。发音任务的结果表明,学习者的塞擦音发声在几个声学参数上与本族语者显著不同,尽管初学组和中级组未呈现显著差异,但中级组在Co G上更接近母语组,这暗示了一定的学习效果:学习者在齿音方面产生的送气特征比在非齿音中更为突出,凸显了普通话L2教学法对发声和感知的潜在影响。当前研究可能揭示了国内普通话SLA中的突出问题——输入可及性,挑战了前期研究L2言语感知和发音的关系,提出未来研究需要考虑到L1、L2和CSL语言教学法在指导SLA时的协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