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海表面温度及叶绿素a浓度对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时空分布的影响 收藏

海表面温度及叶绿素a浓度对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时空分布的影响

Effects of SST and Chl-a on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 fishing ground in the Northwest Indian Ocean

作     者:魏裙倚 崔国辰 玄文丹 陶迎新 苏施 朱文斌 WEI Qunyi;CUI Guochen;XUAN Wendan;TAO Yingxin;SU Shi;ZHU Wenbin

作者机构: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海安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中国水产科学》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

年 卷 期:2022年第29卷第3期

页      面:388-39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0901505)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C02026) 

主  题:西北印度洋 鸢乌贼 CPUE时空分布 环境因子 GAM模型 

摘      要:西北印度洋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可作为商业性捕捞对象。本研究基于西北印度洋2017年1—3月, 8—12月鸢乌贼的渔捞日志数据,结合同期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及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a, Chl-a)数据,运用渔场重心分析、地统计插值、GAM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模型分析,探究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渔场时空变动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 2017年1—3月, 8—12月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渔场重心大多分布于海洋锋带附近,分布范围集中于13.6°N~17.2°N、58.3°E~62.2°E海域, 1—3月渔场重心向西南迁移, 8—11月渔场重心往东北移动, 12月向西南折回。GA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渔场最适SST范围是25.5~27.0℃,最适Chl-a浓度范围是0.2~0.4 mg/m3,月份是影响鸢乌贼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对于了解该海域鸢乌贼资源变动规律、指导鸢乌贼资源科学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