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罗布麻抗抑郁机制 收藏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罗布麻抗抑郁机制

作     者:徐莉莉 李祥婷 张雯 蔡定芳 王飞 向军 

作者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内科研究所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上海200032 

出 版 物:《中成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年 卷 期:2022年第44卷第3期

页      面:995-99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03970)。 

主  题:罗布麻 抗抑郁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摘      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罗布麻抗抑郁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文献获取罗布麻活性成分、作用靶点、抑郁相关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用网络,Cytoscape 3.8.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DockVina分子对接软件对活性成分与关键抗抑郁靶点进行结果验证。结果共得到8个主要活性成分和34个关键靶点,INS、VEGFA、AKT1、TP53、IL-6、CAT、JUN、TNF等可能是罗布麻抗抑郁最重要的潜在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70个分子功能条目,主要涉及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受体配体活性、细胞因子活性、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血红素结合、四吡咯结合、氧化还原酶活性、磷酸酶结合;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62条信号通路,与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关系最密切;分子对接验证发现木犀草素,尤其是芸香苷与关键抗抑郁靶点能够形成最佳复合体。结论罗布麻抗抑郁作用与其对炎症因子活性及其功能调节有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