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流固耦合的强震大型滑坡水力激发效应研究 收藏

基于流固耦合的强震大型滑坡水力激发效应研究

A study of the pro-water pressure for initiation of a large landslide triggered by a strong earthquake based on fluid-structure coupling

作     者:时幸幸 崔圣华 裴向军 朱凌 杨晴雯 SHI Xingxing;CUI Shenghua;PEI Xiangjun;ZHU Ling;YANG Qingwen

作者机构: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出 版 物:《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

年 卷 期:2022年第49卷第2期

页      面:102-114页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1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907254)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41521002)。 

主  题:汶川地震 大光包滑坡 地下水 超孔隙水压力 流固耦合 FLAC^(3D) 

摘      要:2008年汶川Ms8.0级强震触发了体积近12×10^(8)m^(3)的大光包滑坡。该滑坡发生于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滑带地质背景为斜坡内部深埋400 m、最大厚度达5 m的先期层间构造错动带。最新调查表明,该错动带是斜坡内部地下水通道,错动带岩体处于饱和状态。为揭示强震过程与地下水相关的大光包滑坡启动机制,提出了一种具有软弱层带的硬质碳酸盐岩边坡简化模型,将层间构造错动带概化为碳酸盐岩硬层内部软弱层带,采用FLAC^(3D)程序中的流固耦合算法模拟了模型的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强震过程中软弱层带上下碳酸盐岩硬层的变形响应时间、波型、大小出现明显差异,上硬层相对于下硬层产生了张离、压缩和剪切3种非协调变形模式,由此对软弱层带产生了振动冲压-张拉和振动剪切动力学行为,饱水软弱层带形成了具有瞬间放大和累积增涨特征的超孔隙水压力。这里将上下硬层差异性变形称为非协调变形,认为非协调变形是软弱层带应力放大成因,推测软弱层带应力瞬间放大以及放大应力长持时作用下的岩体致损是超孔隙水压力激发和累积的成因;强震过程软弱层带超孔隙水压力导致其内有效应力快速降低,使得斜坡前部锁固段应力快速集中,而后被突然剪断,滑坡骤然启动,揭示了强震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是大光包滑坡启动的主要原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