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秸秆还田与施肥方式下淮河流域安徽段灰潮土氮素淋失特征 收藏

秸秆还田与施肥方式下淮河流域安徽段灰潮土氮素淋失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Nitrogen Leaching in Grey Fluvo-aquic Soils in the Anhui Section of Huaihe River Basin Based on Straw Returning and Fertilization

作     者:王慧 高良敏 陈晓晴 庞振东 杨洁 张金昕 童荣荣 王硕 石闯 陈旭东 WANG Hui;GAO Liang-min;CHEN Xiao-qing;PANG Zhen-dong;YANG Jie;ZHANG Jin-xin;TONG Rong-rong;WANG Shuo;SHI Chuang;CHEN Xu-dong

作者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淮南232001 淮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淮南232001 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常州213001 

出 版 物:《科学技术与工程》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22年第22卷第7期

页      面:2950-2956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2803[工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基  金: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生态环境专项(202004i07020012) 

主  题:秸秆还田方式 施肥方式 灰潮土 淋溶 氮素 

摘      要:为揭示农田灰潮土的氮素淋失特征,采用室内试验槽土壤淋溶试验,设无秸秆+不施肥(CK)、无秸秆+常规施肥(SF)、秸秆破碎填埋10 cm+常规施肥(JGF)、秸秆原状覆盖+不施肥(JG0)、秸秆破碎填埋10 cm+不施肥(JG10)、秸秆破碎填埋20 cm+不施肥(JG20)6种处理,综合研究坡度为5°时不同施肥方式及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总氮(TN)、总溶解性氮(TDN)、硝态氮(NO_(3)^(-)-N)和铵态氮(NH_(4)^(+)-N)的淋失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各形态氮素累积淋失量均在前期最大,秸秆配施化肥较单施化肥能够降低NO_(3)^(-)-N及NH_(4)^(+)-N淋失比例,减少土壤氮素的淋失。秸秆还田可抑制氮素淋失,且抑制效果表现为JG10JG20JG0。JG10能有效抑制TN及NH_(4)^(+)-N的淋失率,JG20能有效抑制TDN及NO_(3)^(-)-N的淋失率。氮素大部分以溶解态无机氮淋失,秸秆填埋越深,溶解性无机氮淋失量越小。研究结果对减少农田灰潮土氮素淋失量及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具有实际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