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组合范畴语法:通向人工智能语义理解的一种逻辑经验主义路径--... 收藏

组合范畴语法:通向人工智能语义理解的一种逻辑经验主义路径--访马克·斯蒂德曼教授

Combinatory Categorial Grammar as a Possible Competence Grammar Towards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An Interview with ACL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Winner Mark Steedman

作     者:满海霞 Man Haixia

作者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版 物:《哲学动态》 (Philosophical Trends)

年 卷 期:2022年第1期

页      面:119-12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104[工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811[工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人工智能的组合范畴语法研究”(编号17ZD027)的阶段性成果 北京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编号FRF-BR-20-06B)资助。 

主  题:人工智能 程序指令 人类智能 机器理解 中文屋论证 自然语言 语义理解 组合范畴语法 

摘      要: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主体是计算机,旨在通过计算机的逻辑计算来模拟人类思维和认知的过程,从而实现“使机器具有人类智能这一目标(闫坤如,第31页)。但是,机器不具有意向性(intentionality),只能识别编写为程序指令的语法,不能理解和识别语义。因此,即使机器能够对所交付的问题作出正确反映,也不能说明它们具有人类的理解能力和智识。美国哲学家塞尔(J. Searle)设计的著名思想实验“中文屋论证(Chinese Room Argument),旨在以“机器无法理解语言的语义来驳斥人工智能。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