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南极中山站极光形态的统计特征 收藏

南极中山站极光形态的统计特征

STA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RORA OBSERVED AT ZHONGSHAN STATION, ANTARCTICA

作     者:胡红桥 刘瑞源 王敬芳 杨惠根 KAZUO MAKITA 王幸 NATSUO SATO Hu Hongqiao;Liu Ruiyuan;Wang Jingfang;Yang Huigen;Kazuo Makita;Wang Xing;Natsuo Sato

作者机构:武汉大学 中国极地研究所 TAKUSHOKU UNIVERSITY National INSTRITUREOF POLAR RESNRCH 

出 版 物:《极地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Research)

年 卷 期:1999年第11卷第1期

页      面:8-1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1[理学-气象学] 0707[理学-海洋科学]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资助项目 

主  题:极光 极光带 Kp指数 中山站 南极 

摘      要:利用极光全天空摄象机1995年和1997年在南极中山站观测的极光数据,对中山站上空极光的出现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南极中山站,午后(磁地方时1400~1800MLT)和子夜前后(2200~0300MLT)出现极光的情况比较多,在傍晚(1800~2200MLT)出现极光的情况要少一些;较强的极光主要也出现在午后和子夜附近。冕状极光主要出现在子夜附近和午后的极向侧和天顶,在傍晚出现很少;带状极光主要出现在午后和赤道侧的傍晚与子夜;极光浪涌主要出现在子夜前后;向日极光弧则主要出现在子夜前后,子夜前比子夜后多,极向和天顶比赤道侧多。除向日极光弧外,其它形态的极光在中山站的出现情况与Kp指数相关。中山站进入极光带的时间通常在午后。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