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渤海海域曹妃甸6-4油田原油物性差异分布特征及地质成因分析 收藏

渤海海域曹妃甸6-4油田原油物性差异分布特征及地质成因分析

Differentiate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rude 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the geological genetic analysis in CFD 6-4 oilfield,Bohai sea

作     者:孙藏军 康凯 别旭伟 常涛 李永春 SUN Cangjun;KANG Kai;BIE Xuwei;CHANG Tao;LI Yongchun

作者机构: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9 

出 版 物:《中国海上油气》 (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

年 卷 期:2022年第34卷第1期

页      面:66-7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工学] 082002[工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基  金:“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海域勘探新领域及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6ZX05024-00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重点项目“渤海中深层复杂油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编号:CNOOC-KJ135 ZDXM36 TJ03TJ)”部分研究成果。 

主  题:渤海海域 曹妃甸6-4油田 原油物性 差异分布特征 地质成因 充注成藏 

摘      要:利用大量原油物性分析化验资料,通过饱和烃色谱-质谱、芳香烃色谱-质谱等地球化学方法,结合流体包裹体、埋藏史-热史等成藏分析方法,对渤海海域曹妃甸6-4油田原油物性差异分布特征及地质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原油物性差异分布主要表现为原油品质随着地层埋深的增加而逐渐变好,其中东三段和东二下段为轻质油藏,馆陶组为中质油藏,明下段为重质油藏;②研究区不同含油层位的原油均源自于同一套成熟烃源岩,因此造成原油物性差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油气运移成藏过程中经历了微生物降解、水洗和氧化作用等次生改造;③研究区古近系东营组油藏为2期充注(第1幕次充注少量低熟重质油,第2幕次充注成熟度高的轻质油)、以第2期为主,而新近系油藏为1期充注成藏,即在明化镇组沉积末期新构造运动作用下,东营组油藏被破坏,原油向浅层馆陶组、明下段运移成藏,并且在运移成藏过程中经历了微生物降解、水洗和氧化作用等次生改造,使得原油品质逐渐变差。本文研究认识可以为区域上在类似靠近凸起边缘的有利圈闭带中寻找轻质油藏提供一种新思路。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