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长江口盐沼湿地3种亚生境中国花鲈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基础... 收藏

长江口盐沼湿地3种亚生境中国花鲈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基础食源差异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and food source differences of Lateolabrax maculatus in three sub habitats of salt marsh wetland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作     者:彭彪彪 王思凯 赵峰 杨刚 庄平 PENG Biaobiao;WANG Sikai;ZHAO Feng;YANG Gang;ZHUANG Ping

作者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海与长江口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口渔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长江口渔业资源增殖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 版 物:《中国水产科学》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

年 卷 期:2022年第29卷第2期

页      面:295-30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8[农学-水产] 09[农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90090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1M0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20TD13) 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CJDC-2017-23) 

主  题:长江口 盐沼湿地 中国花鲈 稳定同位素 基础食源 

摘      要:为探讨长江口九段沙盐沼湿地3种亚生境中基础食源对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的贡献,明确长江口中国花鲈碳(δC)、氮(δN)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基础食源差异,于2019年5—10月,在光滩、植被区和潮沟3种亚生境进行插网调查采样并采集各类潜在基础食源,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并结合多源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中国花鲈基础食源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种亚生境中国花鲈的δC无显著差异(P0.05);植被区与光滩亚生境和潮沟亚生境中的δN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70%)转变为以POM (50%~66%)和互花米草(32%~47%)为主。7月各碳源对中国花鲈的贡献率较其他月份差异较大,主要是由POM的贡献率骤增和藻类的贡献率减少引起的,其根本原因可能是由于受长江径流量影响。研究表明,3种亚生境中国花鲈的基础食源组成和贡献率无明显差异,但在不同亚生境所摄食饵料生物可能存在差异;在生长过程中3种亚生境中国花鲈的基础食源均由POM为主转变为以POM和互花米草为主,原因可能是中国花鲈在生长过程中食性发生转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