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高寒草原下垫面土壤冻融过程中陆-气间的水热交换特征分析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Atmospheric Water and Heat Exchange during Soil Freezing-Thawing Process over the Underlying Surface of the Alpine Grassland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作者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225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兰州城市学院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出 版 物:《高原气象》 (Plateau Meteorology)
年 卷 期:2022年第41卷第1期
页 面:132-142页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1[理学-气象学] 0706[理学-大气科学] 0816[工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0825[工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30529)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5)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科研项目(KYTZ201821)
摘 要:高寒草原水热交换的季节性特征显著,土壤冻融过程对地-气水热交换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黄河源区汤岔玛小流域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陆面过程观测数据,将土壤冻融过程划分为完全融化(TT)和完全冻结(FF)两种状态与融冻(T-F)和冻融(F-T)两个过程,并分析了期间高寒草原下垫面净辐射、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地表热通量不同状态和过程中的变化,以此探究土壤冻融过程中地气间的水热交换特征。研究表明:(1)净辐射通量在完全融化阶段的平均值要普遍大于其他三个阶段,最大值达到了203.7 W·m^(-2),冻融阶段冻土融化,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净辐射比完全冻结阶段明显增大,完全融化阶段净辐射日变化值最大,达到了717.6 W·m^(-2),完全冻结阶段最小,冻融阶段次之。(2)感热通量与潜热通量在完全融化和完全冻结阶段的配置不同。完全融化时,由于降水和土壤含水量等原因,净辐射主要转换为潜热通量,潜热通量日变化最大值为193.7 W·m^(-2),而感热通量只有80.0 W·m^(-2)左右。融冻阶段、冻融阶段与完全冻结时感热与潜热的日平均相差不大,潜热在三个阶段平均值为21.9 W·m^(-2),感热为20.3 W·m^(-2);而感热日变化在三个阶段均大于潜热,土壤发生冻融循环,地气温差较小,含水量产生变化,净辐射在这期间主要转换为感热。(3)土壤热通量在完全融化(冻结)状态下为正(负),表明地表从大气吸收(释放)热量,其日变化幅度大(小)。以上结果说明,土壤冻融状态与过程对近地面陆-气间水热交换过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