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华南桂东南地区加里东期Ⅰ型花岗岩类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收藏

华南桂东南地区加里东期Ⅰ型花岗岩类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 of Caledonian Ⅰ-Type Granitoids in Southeast Guangxi,South China

作     者:刘明辉 时毓 唐远兰 赵增霞 刘希军 高爱洋 黄椿文 Liu Minghui;Shi Yu;Tang Yuanlan;Zhao Zengxia;Liu Xijun;Gao Aiyang;Huang Chunwen

作者机构: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桂林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与资源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广西桂林541004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 

出 版 物:《地球科学》 (Earth Science)

年 卷 期:2021年第46卷第11期

页      面:3965-399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070901[理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0705[理学-地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862003,41562005) 广西杰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2019GXNSFFA245005,2018GXNSFFA281009)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开放基金项目(No.2020-LAMD-K09)。 

主  题:加里东期 Ⅰ型花岗岩 锆石年代学 龙新岩体和夏郢岩体 桂东南 地球化学 岩石学 

摘      要:龙新岩体和夏郢岩体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拼合带的西南端,岩体中的Ⅰ型花岗岩成因研究对揭示桂东南地区早古生代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及其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对龙新岩体的寄主岩和其暗色微粒包体,以及夏郢岩体岩石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Lu-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龙新岩体的寄主岩(花岗闪长岩)的年龄为440±2 Ma;龙新岩体的暗色包体(闪长岩)的年龄为441±1 Ma,寄主岩与暗色包体为同期岩浆作用的产物.夏郢岩体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年龄分别为447±3 Ma和436±3 Ma,说明夏郢岩体至少发生了2期岩浆侵入事件.Hf同位素研究表明,龙新岩体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的锆石ε_(Hf)(t)值分别为-3.32~-5.83和-17.89~-1.82,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分别为1.62~1.76 Ga和1.57~2.54 Ga;夏郢岩体早期花岗岩闪长岩和晚期二长花岗岩的锆石ε_(Hf)(t)值分别为-15.43~3.03和-4.79~6.82,T_(DM2)分别为1.59~1.99 Ga和0.97~1.70 Ga,指示物源主要来自古-中元古代的地壳物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龙新岩体寄主岩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均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及高场强元素;夏郢岩体早期的花岗闪长岩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晚期的二长花岗岩则为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主微量元素特征均与龙新岩体寄主岩相似.根据研究区花岗岩和镁铁质包体的岩相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龙新岩体的暗色包体(闪长岩)为岩浆混合成因,而龙新岩体寄主岩(花岗闪长岩)和夏郢岩体(早期花岗岩闪长岩和晚期二长花岗岩)具有一致的岩石源区和岩石成因,但在后期的成岩过程中存在岩浆混合和结晶分异程度的差异.综合以往对华南地区构造背景的研究,认为龙新和夏郢岩体是在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陆内造山期后,岩石圈伸展减薄,热的幔源岩浆上涌底侵,中-下地壳受到地幔热影响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酸性岩浆在源区和基性岩浆经历了不均一且不强烈的壳-幔混合作用形成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