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13)C脉冲标记法研究非正常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的激发效应 收藏

^(13)C脉冲标记法研究非正常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的激发效应

Priming Effect on Soil Organic Carbon by Abnormal Litter Following ^(13)C Pulse-labeling

作     者:张天霖 蔡章林 赵厚本 吴仲民 周光益 邱治军 ZHANG Tianlin;CAI Zhanglin;ZHAO Houben;WU Zhongmin;ZHOU Guangyi;QIU Zhijun

作者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广州510520 南岭北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广东广州510520 

出 版 物:《生态环境学报》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1年第30卷第9期

页      面:1797-180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01[农学-土壤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2938)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AFYBB2019SZ003) 

主  题: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新鲜植物叶片 ^(13)C同位素 激发效应 分解过程 土壤碳库 

摘      要:冰暴、台风等极端气候事件严重干扰了森林生态系统,导致大量落叶、断枝、断干等非正常凋落物产生,将对土壤碳库产生激发效应,然而目前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仍十分匮乏。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黧蒴锥(Castanopsis fissa)、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3种南亚热带常见树种为研究对象,利用^(13)C标记植株并采集其新鲜叶片添加至土壤表面,进行了为期110 d的室内培养实验,培养中分别测量了CO_(2)排放量、^(13)C丰度值以及培养前后土壤碳库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非正常凋落物的碳排放模式相似,均表现为前期快速升高,之后波动下降,后期稳定在较低水平。其中91.39%—94.04%的碳排放过程发生在前中期(0—45 d)。110 d的培养过程中,非正常凋落物分解产生的碳有67.86%—95.31%以C–CO_(2)的形式排放到大气当中。非正常凋落物输入对土壤有机碳的激发效应主要分为3个阶段。培养前期(0—7 d)3种非正常凋落物输入均引起了土壤碳强烈的负激发效应且在短期内达到峰值,峰值分别为−50.05、−117.72、−124.08;培养中期(7—35 d)负激发效应强度逐步下降,表现为先快速下降后速率转慢;培养后期(35—110 d)碳激发效应较为平稳,不同树种之间有所差异,黧蒴锥、浙江润楠的碳激发效应逐渐转为正向,而马尾松维持负激发效应并缓慢下降至消失。经过110 d的培养,马尾松、黧蒴锥的0—5 cm层土壤有机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非正常凋落物输入在短期内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而对深层土壤没有影响,其分解产生的碳大部分以C–CO_(2)的形式排放到大气当中。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