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班公-怒江构造带的电性结构特征--大地电磁探测结果 收藏

班公-怒江构造带的电性结构特征--大地电磁探测结果

The electrical structure of Bangong-Nujiang suture:results from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detection

作     者:金胜 魏文博 叶高峰 邓明 谭捍东 Martyn Unsworth JIN Sheng;WEI Wen-Bo;YE Gao-Feng;DENG Ming;TAN Han-Dong;Martyn Unsworth

作者机构: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100083 University of AlbertEdmontonCanada 

出 版 物:《地球物理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年 卷 期:2009年第52卷第10期

页      面:2666-267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801[工学-矿产普查与勘探] 081802[工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0406 40674045)资助 

主  题:青藏高原 班公-怒江构造带 大地电磁测深 电性结构 

摘      要:对青藏高原过班公一怒江构造带的三条大地电磁剖面进行探测,获得班公—怒江构造带及其邻区的电性结构模型,研究了班公—怒江构造带的深部结构与构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构造带及其两侧上地壳内广泛分布不连续高阻体,反映了岩浆岩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构造带南北两侧岩浆的活动规律可能存在较大差别.研究区内的冈底斯及羌塘地体的中、下地壳普遍发育高导层,反映了印度大陆碰撞、俯冲过程的效应与痕迹,而高导层之下的高阻块体则可能是向北俯冲、冷的、刚性的印度大陆地壳.羌塘地体的电性结构模型可以分为南北两个区段,南羌塘块体的壳内高导层与班公—怒江构造带对印度板块俯冲的阻挡作用有关;而北羌塘块体壳内高导层与亚洲大陆对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阻挡与向南对冲有关.印度板块向北的俯冲与挤入,受到班公—怒江构造带及亚洲板块的阻挡,可能没有越过班公—怒江构造带,并在班公—怒江构造带附近向下插人软流圈,导致慢源物质上涌,形成壳、慢热交换与物质交换的通道和规模巨大、延伸至上地慢的高导体.班公—怒江构造带的电性结构证明了该构造带是一组产状陡立、巨型的超壳深断裂带.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