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2014年2月12日于田M_S7.3地震前后的微震活动集中区... 收藏

2014年2月12日于田M_S7.3地震前后的微震活动集中区及对地震危险区的可能指示

Microseismic Concentration Areas before and after the February 12,2014 Yutian M_S7.3 Earthquake and Possible Implication for Earthquake Risk Zone

作     者:胡朝忠 陈丹 杨攀新 熊仁伟 李长军 HU Chao-zhong;CHEN Dan;YANG Pan-xin;XIONG Ren-wei;LI Chang-jun

作者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710054 

出 版 物:《地震》 (Earthquake)

年 卷 期:2015年第35卷第1期

页      面:11-1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801[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07[理学] 0707[理学-海洋科学]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815[工学-水利工程] 0813[工学-建筑学] 0825[工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704[理学-天文学] 0814[工学-土木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2171) 中国地震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2014IES03 2014IES0401)共同资助 

主  题:地震危险区 地震应变释放 于田Ms7.3地震 

摘      要:2001年以来,在巴颜喀喇地块周缘相继发生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2008年汶川8.0级地震、2010年玉树7.1级地震、2012年芦山7.0级地震等。对比分析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后相同时间长度内,与其地球动力学上相关区域的地震应变释放强度变化特征,发现该地震发生之后,龙门山地区、巴塘地区、温泉盆地西侧南北向谷地的地震应变释放明显增强,第一个地区发生了汶川地震,第二个地区与玉树地震的发生相关,说明巴颜喀喇地块北边界东昆仑断裂带上发生地震破裂后,其南侧的物质向东南运移,将构造变形集中在龙门山构造带上,并在其上发生破裂。该震例说明基于地震地质背景分析、找出的地球动力学上相关联的地震活动增强区域是中长期破坏性地震的易发区。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发生MS7.3地震后,阿尔金断裂带东部与祁连山构造带交汇地区的地震频度和地震应变释放明显增强,该区域的中长期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