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辣椒镰孢菌根腐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usarium root rot of pepper in Qingyang of Gansu Province作者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
出 版 物:《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21年第56卷第5期
页 面:55-61,68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90401[农学-植物病理学] 090402[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摘 要:【目的】明确甘肃省庆阳市辣椒镰孢菌根腐病的病原菌组成及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改良平皿法测定致病性,结合病原菌形态特征和TEF-1α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并测定不同培养温度、光照、碳源和氮源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病原菌鉴定为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茄镰孢菌(***).尖孢镰孢菌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5℃,全光照培养时促进病原菌产孢,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碳源分别是淀粉和蔗糖,蛋白胨是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氮源.茄镰孢菌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均为30℃,全黑暗环境促进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病原菌菌丝生长时对淀粉利用率高,产孢时对蔗糖利用高,蛋白胨是生长的最适氮源,硝酸铵是产孢的最适氮源.【结论】引起甘肃省庆阳地区辣椒镰孢菌根腐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孢菌(***)和茄镰孢菌(***),这2种病原菌生长和产孢所要求的温度、光照、碳源和氮源条件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