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多种制革废物共热解动力学及热解产物分布 收藏

多种制革废物共热解动力学及热解产物分布

Co-pyrolysis kinetics and pyrolysis product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tannery wastes

作     者:张洁涵 康国俊 杨行 刘周恩 余剑 高士秋 ZHANG Jie-han;KANG Guo-jun;YANG Hang;LIU Zhou-en;YU Jian;GAO Shi-qiu

作者机构: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江苏徐州221000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出 版 物:《燃料化学学报》 (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21年第49卷第11期

页      面:1638-164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E0197200)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基金(GXMPSTAA 18118013)资助 

主  题:制革废物 共热解 动力学分析 温度 粒径 

摘      要:以制革污泥与磨革粉、蓝湿皮的混合物为实验原料,通过非等温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获得了热解动力学参数,并在固定床热解反应器中考察了粒径和温度对多种制革废物共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为多种制革废物的综合热处理提供一个新途径。结果表明,在转化率为0.1–0.8的条件下,制革废物的热解活化能随转化率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物料粒径增大时,焦油收率下降,热解气和半焦的收率升高;随热解温度的升高,焦油收率先增加后减小,在600℃时达到最大值17%,对应半焦收率的下降和热解气收率的上升。当热解温度为600℃,物料粒径为1.6–2.5 mm时,热解半焦的比表面积和焦油中轻质组分含量较高,多种制革废物的共热解有利于制革废物的清洁化处理。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