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鄂尔多斯东缘地震重定位及拉张盆地过渡区的地震分布特征 收藏

鄂尔多斯东缘地震重定位及拉张盆地过渡区的地震分布特征

Relocation of the earthquakes in the eastern margin of Ordos block and their tectonic implication in the transition zones of extensional basin

作     者:蔡妍 吴建平 房立华 王未来 黄静 

作者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 

出 版 物:《地球物理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年 卷 期:2014年第57卷第4期

页      面:1079-109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801[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07[理学]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基  金:地震行业专项(201208009 201308013) 基本科研业务费(DQJB13B08)资助 

主  题:双差地震定位 鄂尔多斯东缘 山西断陷盆地 震源深度 

摘      要: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对鄂尔多斯东缘地区(34°N-41°N,110°E-115°E)2008年1月-2012年12月的中小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重定位后,定位精度得到改善,震中分布更加集中.鄂尔多斯东缘拉张盆地内部震源深度较浅,大多小于13km,向盆地两端震源深度有加深的趋势,特别是太原盆地北端,临汾盆地北端,以及运城与临汾盆地之间的峨眉台地,震源深度可达20~25km左右.我们认为盆地内部地壳减薄,上地幔上隆,热作用导致地壳内部脆性层减薄,致使最大震源深度变浅;盆地之间的横向隆起区受区域应力场挤压剪切作用以及盆地内部上地幔上拱产生的水平向挤压力作用等,在横向隆起区与盆地接触带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地震的发生,由于受脆性层厚度变化等的影响,在盆地向横向隆起区过渡部位出现震源深度加深的现象.鄂尔多斯东北缘地区地震分布弥散、震源深度相对较浅,可能与源自地幔的大范围深部热作用以及地壳脆性层厚度减薄有关.根据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对部分盆地内部的断层特征进行了讨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