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盐务改革背景下的1930年代蚌埠“北盐公共营业处”案 收藏

盐务改革背景下的1930年代蚌埠“北盐公共营业处”案

A Study on the Case of“Huaibei Salt Public Business Office”in Bengbu in the 1930s

作     者:李发根 杨金客 LI Fagen;YANG Jinke

作者机构: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出 版 物:《安徽史学》 (Historical Research In Anhui)

年 卷 期:2021年第5期

页      面:142-15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法学] 0302[法学-政治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国时期淮河流域灾害文献搜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18ZDA196)的阶段性成果 安徽大学淮河流域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资助。 

主  题:中央财政收入 淮北盐 蚌埠 盐行 北盐公共营业处 

摘      要: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两淮盐课乃中央财政收入之大宗。随着晚清以降淮南盐场的衰败,淮北盐业地位日重。皖北、豫东向为淮北盐的重要销岸,津浦铁路通车后,蚌埠迅速成为区域盐业中心。在中央政府强化盐权的同时,安徽省政府除直接干预外,受其颁发牙帖庇护,具有强行居中销售、评秤、抽佣等特权的盐行迅速扩张。这既影响中央税收,又与市场化名义的法律文本相悖。故而盐务机构与运商暗中联合,在蚌埠设立标榜“自由买卖的“北盐公共营业处,此举与省财政及盐行利益相冲突,引发系列抗争。在平衡双方利益后,新机构的部分功能得以推行。但仅过数月,中央饬令安徽废除盐牙。在省财政“损失得到弥补后,盐行被“牺牲。然而,相关制度安排却进一步导致商民疲敝、盐税陡增、盐价上涨,与改革口号背道而驰,根本上还是为了更大限度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