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地铁工程余泥渣土产生量估算及空间流向分析 收藏

地铁工程余泥渣土产生量估算及空间流向分析

Analysis of the Estimation and Spatial Flow Direction of Residual Mud from Subway Engineering

作     者:陈坤阳 王家远 张育雨 喻博 吴环宇 CHEN Kunyang;WANG Jiayuan;ZHANG Yuyu;YU Bo;WU Huanyu

作者机构: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中澳BIM与智能建筑联合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61 中铁南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54 

出 版 物:《环境卫生工程》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21年第29卷第4期

页      面:14-21页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772125) 深圳市基础研究资助项目(JCYJ20160520173631894) 中铁南方2019年度科技创新计划项目(ZTNF-KYKT-2019-02)。 

主  题:余泥渣土 产生量估算 空间流向 地铁工程 深圳地铁14号线 

摘      要:大规模城市地铁施工产生了巨量的余泥渣土,给城市环境治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此,准确量化余泥渣土产生量和厘清处理处置空间流向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本研究构建了综合考虑松散系数、风井开挖规模和盾构机直径的地铁工程余泥渣土产生量估算模型。基于实地调研、半结构化访谈和过程拓扑法,厘清了地铁工程余泥渣土“产生—处置全过程涉及的主要路径和关键环节。以深圳地铁14号线为例,估算了余泥渣土产生量,并利用GIS分析了余泥渣土处理处置空间流向。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地铁14号线约产生余泥渣土1.021×10^(7)m^(3);“产生—处置全过程主要涉及产生、现场管理、运输和处理处置4个阶段;填埋场填埋和围填海是最主要的处置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地铁工程余泥渣土的处理处置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