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生计和生态视角下搬迁牧户保有牲畜的行为研究——以青海省玉树州... 收藏

生计和生态视角下搬迁牧户保有牲畜的行为研究——以青海省玉树州搬迁牧户为例

Livestock Keeping of Migrant Households from Perspective of Livelihood and Ecology:A Case Study in Yushu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Qinghai Province

作     者:李名镜 祁应军 李文军 LI Mingjing;QI Yingjun;LI Wenjun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管理系北京100871 

出 版 物:《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年 卷 期:2021年第57卷第4期

页      面:773-78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82803[工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1256) 韩国国家研究基金(NRF-2017S1A3A2067220)资助。 

主  题:牧区城镇化 生计适应 牲畜 安全第一 青藏高原 

摘      要:为理解牧区城镇化背景下搬迁牧户保有牲畜的行为逻辑及其生态影响,以青海省玉树州3个村庄的搬迁牧户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数据,分析牧民在迁出地保有牲畜的具体形式、原因和数量变化及牧民的生态感知,并根据斯科特关于道义小农的“安全第一原则选择变量,定量探究牧民保留牲畜行为和数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搬迁牧户通过家庭分工、亲友代养和雇工放牧等多种形式保有牲畜,作为融入城镇生活的适应性策略。牧户保有牲畜主要出于“安全第一的需求,经济收入较高的牧户兼具“理性小农的特点。家庭人口规模大及非生计原因搬迁的牧户更倾向于保有牲畜。收入较高的牧户保有牲畜的概率更高且数量更多,城镇就业人数较多的家庭保有牲畜的概率更低。牧户保有牲畜的适应策略受到社会关系和经济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可能难以维持。搬迁牧户保有牲畜的行为并未直接增加迁出地的放牧压力,但鼓励牧民通过搬迁实现减畜目标的政策执行过程中需要关注搬迁牧户保有牲畜的形式、返迁的可能性、行为动机的转变和留居户的牲畜数量变化。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