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成本+收益”原则的原油管道管输费定价机制研究 收藏

基于“成本+收益”原则的原油管道管输费定价机制研究

Study on the Tariff Pricing Mechanism of Crude Oil Pipelin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Cost&Revenue"

作     者:余磊 皇甫建华 李国良 陈晓平 蒋璐朦 YU Lei;HUANGFU Jianhua;LI Guoliang;CHEN Xiaoping;JIANG Lumeng

作者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70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北京100089 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管道部北京100034 

出 版 物:《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1年第37卷第3期

页      面:9-17页

学科分类: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08[工学] 082002[工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TJ060) 

主  题:管输费 定价机制 一部制 两部制 原油管道 

摘      要:基于“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发展思路,我国原油管道建设和运营不断向市场化方向改革。管输费作为原油价格的主要构成要素,其定价机制是上游油源和管道公司之间效益平衡的重要手段,决定了管道独立运营和市场化改革的效果。基于“成本+收益的原则和管道项目的整体性与异质性,独立型管道侧重经营性管输收益最大化,而一体化管道更侧重服务性整体效益最大化。根据中哈、中缅及乍喀等原油管道案例,厘清了“一部制管输费与“两部制管输费的模块化构成、风险评估及适用条件。其中,“两部制管输费既能通过协议输量保障投资稳定与快速回收,又能与国际油价、原油输量等外部性因素挂钩而消除内生性风险,突破了“一部制的应用瓶颈。根据东非乌干达原油管道算例分析,发现相较于“一部制,“两部制管输定价模式的平均管输费更低,并据此提出在“负油价经济风险下,基于外部因素的“两部制模式将是管输环节的应用重点与改革方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