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事”中成己:主体性建构与物象化的内在性反思 收藏

“事”中成己:主体性建构与物象化的内在性反思

Self-Realization in “Things”:An Internal Reflec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ivity and “Versachlichung”

作     者:徐瑜霞 Xu Yuxia

作者机构: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版 物:《哲学研究》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年 卷 期:2021年第6期

页      面:23-3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01[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哲学-哲学]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双重哲学基础探源”(编号2020M672079)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儒家哲学基础研究”(编号19CZDJ01)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 成己 事化 主体性 内在性 

摘      要: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事化(Versachlichung)(1)作为社会交往关系中一种必要的对人格的错认,其积极目的指向人格的真正实现,但在复杂的现实境况中,事化作为必要的历史奠基却并不意味着主体性的必然建构。事化对主体性建构进行积极奠基的同时也造成对个体人格的物化,此间张力促使我们进一步追问事化之于主体性建构的现实担保问题。中国哲学具有本源性意义的事,是传统建构人与世界关系的主要方式,阳明心学在对程朱理学格物何以担保成己的质疑与应对中,尤突出了事的内在性特质,为反思上述现代性问题提供了文明论启示。基于不同文明和历史的背景,历史唯物主义之事化与阳明心学之事有内涵上的巨大差异,但就事化或事作为主体性建构或成己的根本机制而言,二者又思考着同一个问题,心学尤其自觉追问了成己的现实担保问题,为我们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探索阳明心学的现代性意涵及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的空间。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