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收藏

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Effects of maize straw returning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作     者:崔慧珍 安嫄嫄 李光文 伏云珍 马琨 Cui Huizhen;An Yuanyuan;Li Guangwen;Fu Yuanzhen;Ma Kun

作者机构: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银川750021 

出 版 物:《农业科学研究》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1年第42卷第2期

页      面:10-17,56页

学科分类:07[理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BBF03002,2019BBF03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132)。 

主  题:秸秆还田 磷脂脂肪酸(PLFAs) 微生物群落 季节性变化 

摘      要:为揭示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持续玉米秸秆还田的响应机制,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秸秆不还田(T0)为对照,设3000 kg/hm^(2)(T1)、6000 kg/hm^(2)(T2)、9000 kg/hm^(2)(T3)、12000 kg/hm^(2)(T4)4个秸秆还田量。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指纹图谱的方法,研究了连续6年玉米秸秆还田管理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分析了土壤基本理化及生物学性状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玉米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持续秸秆还田后,土壤中全氮、总碳、碱解氮含量和土壤呼吸强度增加,土壤pH值降低。持续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PLFAs含量;玉米大喇叭口期对应土壤细菌、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的PLFAs含量在T0与T1间有显著差异(P0.05);T3、T4处理在玉米成熟期对应土壤细菌、G^(+)、G^(-)、真菌、放线菌的PLFAs含量与T0间有显著差异(P0.05),但9000 kg/hm^(2)(T3)和12000 kg/hm^(2)(T4)的秸秆还田量显著提高了土壤真菌/细菌(F/B)的比值。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全氮、总碳、碱解氮、速效钾、pH值及土壤呼吸强度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持续玉米秸秆还田后,以PLFAs表征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土壤全氮、总碳是驱动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连续不同玉米秸秆量还田未对玉米产量产生影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