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独山马道剖面泥盆石炭纪之交的牙形刺及其地层意义
CONODONTS FROM THE DEVONIAN-CARBONIFEROUS BOUNDARY IN THE MADAO SECTION,GUIZHOU PROVINCE,CHINA AND THEIR STRATIGRAPHICAL SIGNIFICANCE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230026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南宁530023
出 版 物:《微体古生物学报》 (Acta Micropalaeont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1年第38卷第2期
页 面:164-17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3[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30101)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26000000,XDB18000000)的共同资助
摘 要:本文系统研究了贵州独山马道剖面泥盆-石炭纪之交的牙形刺,共鉴定出6属25种(包括亚种、比较种、未定亚种)。根据牙形刺的产出情况,在该剖面自下而上可以识别出3个牙形刺带,即法门阶的Bispathodus ultimus带,杜内阶的Siphonodella isosticha带和Polygnathus communis carina带。基于详细的牙形刺材料,讨论了上述生物带的时限和范围,并与其他地区进行了对比。虽然尚未在本剖面找到泥盆-石炭系界线的标志分子Siphonodella sulcata,但综合考虑其他牙形刺的分布以及岩性变化特征,可以将泥盆-石炭系界线暂置于融县组上部白云岩段的底部。以上成果将加深对于这一层段的牙形刺面貌以及牙形刺生物带的理解,也将为开展华南泥盆-石炭系界线再研究以及泥盆-石炭纪之交的生物-环境事件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