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商於古道沿线驿道型城镇空间形态类型及形成机制 收藏

商於古道沿线驿道型城镇空间形态类型及形成机制

Research on type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post road towns morphology along the Shangwu ancient post-road

作     者:林琳 王馨儿 LIN Lin;WANG Xin-er

作者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广州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系广东广州510520 

出 版 物:《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 卷 期:2021年第57卷第4期

页      面:110-118页

学科分类:060201[历史学-历史地理学] 12[管理学] 120203[管理学-旅游管理]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06[历史学] 07[理学] 070502[理学-人文地理学] 08[工学] 083304[工学-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 0705[理学-地理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71162,5197867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A030313086) 

主  题:驿道 空间形态 形成机制 商於古道 

摘      要:通过地方志及古文献查阅、深度访谈及口述历史调研、空间量化分析等方法,修正边界形状指数参数取值范围及形态分类,对商於古道沿线11个驿道型城镇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发现可归纳为3种类型,以清油河、商洛、麻街等为代表的无倾向/指状倾向的带型;以丹凤、夜村等为代表的带状/指状倾向的团型;以富水、商南为代表的无倾向/团状倾向的指型.其形成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条件、历史发展基础和现代综合功能要素,影响机制表现为一方面自然环境及现代综合功能因素引导城镇地位功能(核心要素)在新时期交替演化,最终表现为城镇空间形态的不断层积演变;另一方面城镇空间形态也对自然环境及现代综合功能产生反馈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