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资源性产业空间演变特征 收藏

中国资源性产业空间演变特征

Spatial Pattern Dynamics of Resource-based Industry in China

作     者:毛熙彦 刘颖 贺灿飞 MAO Xi-yan;LIU Ying;HE Can-fei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出 版 物:《自然资源学报》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年 卷 期:2015年第30卷第8期

页      面:1332-134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6[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41425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1130) 

主  题:资源性产业 集聚 路径依赖 空间基尼系数分解 

摘      要:受制于生产过程对资源的依赖性,资源禀赋条件被视为资源性产业在空间上集聚的主要原因。随着资源枯竭、环境能源压力上升,以及交通条件改善、技术进步和贸易条件改善等外部因素的变化,资源性产业有条件摆脱资源依赖,导致资源性产业格局发生变化。研究借助空间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并通过进一步细分产业与地理空间,刻画了中国1998—2007年资源性产业的集聚变化特征,结果发现:1资源性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总体表现平稳,但其背后隐含着显著的空间格局变动。采掘业由于生产投入要素在空间上的灵活性较弱,故集聚程度整体高于资源性加工业,但采掘业集聚中心表现出更为显著的分散化特征。2采掘业的空间格局与资源分布特征紧密相关,主要在内陆地区集聚。资源性加工制造业则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或与其较好的制造业基础有关。虽然采掘业和资源性加工制造业空间均存在显著动态变化,但并未打破这一分异格局。产业亦未表现出沿港口集聚的特征。而资源型城市仍以采掘业集聚为主,资源性加工制造业的集聚特征并不显著,反映出资源型城市转型仍面临较大压力。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