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本地和外来植物群落对紫色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Impacts of Native and Exotic Vegetation Types on a Cambisols Properties in the Mid-Yunnan Plateau作者机构:云南大学环境科学与生态修复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91
出 版 物:《土壤通报》 (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年 卷 期:2011年第42卷第4期
页 面:852-85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01[农学-土壤学]
基 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滇中高原植被恢复过程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2006C0010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以本地及外来植物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对滇中土壤质量影响的比较研究"(31060085)
摘 要:在同一"气候-母质"条件下,本文研究了滇中飒马场流域4种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本地植被群落和1种外来植被群落对酸性紫色土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草丛、云南松、针阔混交林到次生常绿阔叶林的本地植物群落演替过程,土壤的容重、pH、水溶性盐阳离子含量明显降低,而土壤粘粒、水解性酸、活性铝、有机碳、全氮含量显著增加,同时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占其剖面总含量的比例有降低的趋势。次生常绿阔叶林土壤0-150 cm土层的有机碳、全氮贮存量比灌草丛土壤的分别高出35 Mg hm^-2和1.2 Mg hm^-2,而其pH则比灌草丛土壤的低0.33。这反映出酸性紫色土的富铝化过程、生物富集过程和粘化过程随着植被演进而加强。桉树林土壤有机碳、全氮贮量和pH分别为93.04 mg hm^-2、2.45 mg hm^-2和4.49,与针阔混交林土壤的有机碳、全氮贮量和pH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其水解性酸度和活性铝含量均显著高于针阔混交林土壤的,表明长期种植桉树有加速土壤酸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