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体外膈肌起搏对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的有效性研究 收藏

体外膈肌起搏对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的有效性研究

Effectiveness of External Diaphragm Pacing on Ventilator-Related Diaphragm Dysfunction

作     者:王晓红 单亮 徐祥美 张超凡 刘鑫 李连弟 

作者机构: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山东 青岛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病中心山东 青岛 

出 版 物:《临床医学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年 卷 期:2021年第11卷第4期

页      面:1889-1894页

学科分类:1011[医学-护理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主  题: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 膈神经刺激 膈肌增厚率 机械通气 

摘      要:目的: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在临床应用呼吸机患者中普遍存在,与ICU患者的脱机拔管及病死率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对全麻术后转入ICU继续应用呼吸机患者应用体外膈肌起搏器刺激膈神经来间断锻炼膈肌功能,通过超声、呼吸肌力学指标来评估对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全麻术后转入ICU继续呼吸机治疗的患者,试验组间断应用体外膈肌起搏器,对照组不予膈神经刺激,在0 h、5 h、10 h、15 h、20 h分别在PSV模式下测量膈肌增厚率、最大吸气负压来评估膈肌功能。结果:t0时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膈肌增厚率:(15.47 ±0.67)%、(15.48 ±0.44)%和最大吸气负压:(−4.29 ±0.61) cm H2O、(−4.30 ±0.52) cm H2O,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5 h、10 h、15 h、20 h时试验组TFdi依次为:(17.59 ±0.50)%、(22.98 ±0.83)%、(24.95 ±0.63)%、(28.28 ±0.58)%;对照组为:(17.36 ±0.64)%、(22.55 ±0.92)%、(24.69 ±0.94)%、(28.04 ±0.61)%;两组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完全性控制通气数小时后膈肌收缩功能即明显下降。完全性控制通气术后患者早期进行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能改善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的进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